中醫(yī)認為腳氣即腳濕氣,亦稱“腳弱”、“足癬”,是因為內(nèi)傷或者外感導致的濕熱之邪郁于肌膚,日久則氣血凝滯,血敗肌腐,風蟲滋生而發(fā)生的以腳部瘙癢疼痛,糜爛并伴有特殊臭味為主要表現(xiàn),終導致行走不能,生活不便,明顯影響日常生活的質(zhì)量。
病因
本病主由生活起居不慎,感染真菌,復因濕邪風毒外感,飲食勞倦內(nèi)傷,亦或內(nèi)傷外感兼顧均能導致絡脈瘀阻,血肌腐敗而形成腳氣。
一、濕邪風毒外感
時令多濕,或居處潮濕,導致濕邪侵襲機體,亦或風毒外感侵襲,浸淫肌膚,導致皮損泛發(fā),蔓延浸淫。
二、飲食勞倦內(nèi)傷
過食肥甘厚味,乳酪濕熱之物,行傷脾胃,則易勞倦傷脾,脾失健運,則運化失司,濕氣不行,致下注為腳濕氣。
三、外感邪毒
生活起居不慎,感染毒邪,發(fā)為此病。
辨證論治
一、風濕毒聚
主癥見皮膚粗糙,或皮下水皰;或趾丫糜爛、浸漬劇癢;苔薄白,脈濡。
風濕之邪侵襲人體,郁于肌腠,浸淫血脈,風邪“善行而數(shù)變”,郁于肌表,營衛(wèi)不暢,故瘙癢難忍;與濕邪相合,浸淫血脈,故趾間起皰、糜爛。
治宜祛風除濕,殺蟲止癢。
二、濕熱下注,外感邪毒
多見于腳濕氣外感邪毒,主癥見趾間糜爛,滲流臭水或者化膿,腫連足背,或見紅絲上竄,胯下臖核腫痛;甚則形寒高熱;舌紅,苔黃膩,脈滑數(shù)。
濕熱下注,濕浸肌膚,則瘙癢起皰;邪毒外感,傳變迅速,則足部紅腫熱痛,流毒走竄經(jīng)絡,則見紅絲上竄,胯下臖核腫痛。
治宜清熱化濕,解毒消腫。
三、濕熱瘀滯
表現(xiàn)為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,瘙癢,或浸淫流黃水,或紅腫潰爛蛻皮,甚至腳趾腫脹,舌紅,苔黃,脈沉或無變化。
治宜清熱燥濕,溫化止癢。
四、寒濕困脾
表現(xiàn)為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,瘙癢,或浸淫黃水,或麻木冷痛,或潰爛蛻皮,手足不溫,甚至腳趾腫脹,舌淡,苔白,脈沉。
病變證機是寒濕浸淫,肆虐肌膚營衛(wèi),導致肌膚既不得氣血所榮又被寒濕所肆虐。
治宜散寒除濕,溫化止癢。
五、寒凝血滯
主要癥狀表現(xiàn)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,瘙癢,疼痛,或浸淫流膿血水,腳趾顏色暗紫,或癢痛,或潰爛蛻皮,甚至腳趾腫脹,舌質(zhì)暗,苔薄,脈沉。
病變證機是淤血內(nèi)阻,淤血與寒毒相結(jié)而浸淫肆虐,以此而變生為淤血寒毒病理病證。
治宜活血化瘀,散寒解毒。
六、陰虛毒留
指干腳氣,見于腳氣之足膝不腫者。因素體陰虛內(nèi)熱,濕熱、風毒之邪從熱化,傷及營血,筋脈失養(yǎng),證見足脛無力,麻木酸痛,攣急,腳不腫而日見枯瘦,飲食減少,小便熱赤,舌紅,脈弦數(shù)等。
治宜宣壅化溫,和營清熱。
七、痰濕凝聚
指濕腳氣,為腳氣病之一。指腳膝浮腫之腳氣病。水濕之邪感受于下,經(jīng)絡不得宣通而致病。證見足脛腫、麻木而重,腿膝軟弱,小便不利,脈濡緩,苔白膩,或有在脛前生臁瘡者。
中藥治療
皂礬跟白礬,白礬有收斂汗液的作用,白礬是對真菌高度敏感的一種藥品。白礬可以吸收腳下寒氣,去除濕邪,真菌存在在潮濕,濕熱的環(huán)境下繁殖的非???,這樣真菌就沒有生產(chǎn)條件了,皂礬有活血化瘀,清熱解毒的作用兩個要各用30g混在一起放在小包里泡腳效果非常好,這個方子出處《外科正宗》的一個叫二礬散,二礬就是皂礬跟白礬。如果不想自己配藥的話可以直接購買配好的中成藥皂白散。